中國基金報記者 張玲
5月以來,港股市場繼續下跌,投資港股的ETF表現不佳。但資金對這些產品仍然青睞有加,多只港股ETF份額顯著增長,紛紛創出歷史新高。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港股市場估值水平處于歷史偏低位置,具備一定的投資性價比;看好人工智能、互聯網科技、創新藥等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
最高激增16倍
多只份額再創新高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港股ETF份額合計2284.37億份,相較年初增長37%;年內合計凈流入資金244.42億元。
多只ETF份額創出歷史新高。其中,廣發恒生科技ETF、廣發港股創新藥ETF份額年內增幅分別高達1606.32%和1318.78%。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旗下的5只港股ETF份額也出現翻倍增長。華夏恒生互聯網ETF份額年內增幅超31%,最新份額699.71億份,蟬聯市場規模最大港股ETF產品。
不過,從產品業績來看,截至5月26日,港股ETF產品年內平均收益率為-8.27%,正收益產品不足一成。
從盤面來看,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持續震蕩下跌,3月下旬小幅回調,4月下旬之后又開始轉跌。進入5月,港股市場跌多漲少,波動中樞繼續向下移動。5月25日,港股再度縮量下跌,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創下年內收市新低。
港股市場表現低迷,廣發恒生科技ETF基金經理劉杰認為是受到了多方面的壓制。國內經濟復蘇斜率放緩,市場處于弱預期和弱復蘇疊加階段;海外核心通脹仍存韌性,美國債務上限到期帶來的債務違約風險對市場風險偏好形成擾動;港股囊括了大部分內地互聯網以及新經濟領域上市公司,5月份日本出臺制造設備管制措施,加大了市場對于國內科技領域前景的擔憂;A股市場情緒偏弱,影響了5月份港股市場的表現。
諾德基金基金經理張昳泓從資金流動性角度分析稱,海外對于暫停加息的節奏出現反復,人民幣匯率也在持續走弱,近期跌破7.0關口。港股作為離岸市場,基本面主要跟隨國內市場,而流動性又與海外相關度較高,在基本面及流動性雙重壓力下,5月份市場走勢較弱。
看好AI、創新藥等
細分領域投資機會
港股年內持續下跌,但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港股市場估值水平處于歷史偏低位置,具備一定的投資性價比;港股市場諸多領域蘊藏較好投資機會,尤其是人工智能、互聯網科技、創新藥等細分板塊。
劉杰表示,隨著國內外流動性壓力陸續緩解,未來港股資金面或有機會得到改善,結合當前的低估值水平,港股吸引力或逐步凸顯。
中融基金表示,在當前流動性持續承壓和較弱的國際宏觀環境背景下,短期港股或是震蕩行情,投資者可關注穩定性高且具備估值性價比的標的。
“當中國經濟恢復比預期更強或者美國經濟下滑比預期更快這二者中任一情景發生甚至同時發生時,我們就會看到人民幣匯率的走強,港股整體表現也會走強。”中融基金進一步指出,當前環境下可以先重點關注運營商等高股息資產。隨著市場預期更進一步強化,可以適當擴大關注范圍,包括互聯網、創新藥等高彈性板塊。消費品的業績差異很大,建議更多關注個股的性價比和成長的確定性。
張昳泓表示,從長期維度看,當下港股市場具備一定的投資性價比——估值處于歷史偏低水平;久娼嵌葋砜,國內經濟的復蘇節奏大概率是一波三折趨勢向上的弱復蘇態勢。當前,市場對經濟復蘇持相對悲觀預期,往后看,隨著經濟緩慢復蘇,盈利預期也會逐步上修。從流動性角度看,美聯儲暫停加息雖在節奏上較難判斷,但仍是大概率事件,預計人民幣匯率的壓力將會逐步緩解。
“細分板塊上,我們認為順周期受益于國內經濟復蘇的消費、互聯網、醫藥值得重點關注。”張昳泓表示,港股市場由于其離岸市場特性,海外資金占比較高,同時受國內及海外多重因素影響,市場整體波動性較大,建議投資者逢低布局,盡量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參與港股市場。
具體投資方向上,劉杰比較關注波動較大且回調較多的細分板塊。若未來市場進一步回暖,科技、創新藥以及消費復蘇或更能調動市場的關注度。 “選擇有價值的細分賽道,或許更符合未來市場的表現。”劉杰表示,人工智能有望成為全球投資的主線,相關應用或利好科技細分領域。此外,港股消費行業也有望上行。目前我國經濟總量數據持續回暖,國內經濟長遠發展確定性增強,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費信心正逐步恢復。